如何计算Cpk值

目录:

Anonim

制造过程旨在生产在客户指定的公差范围内的产品。称为Cp值的索引衡量流程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该过程在客户指定的公差范围内制造产品的能力称为其Cpk值。

如何计算Cp比率

制造过程的过程能力是其满足产品设计规范的能力。规格具有目标值或标称值以及高于和低于标称值的容差。

例如,考虑制造水瓶。目标尺寸为25盎司。规格要求制造过程生产的瓶子尺寸从上限30盎司到下限20盎司不等。

实际制造数据显示该工艺生产的瓶子从32盎司到18盎司不等。这个生产规模范围代表六个偏差,或六西格玛,差异,并具有正常的钟形统计分布。

由于生产的一部分超出了上限和下限,因此该制造工艺不能满足设计规范。

数学上,这个结论计算如下:

Cp =设计规格宽度/六个偏差距离=(30盎司-20盎司)/(32盎司 - 18盎司)= 10/14 = 0.71

Cp小于1表示制造过程不能满足设计规范。

注意:大多数制造标准使用六西格玛标准偏差,因为这个数字占产量的99.73%。

Cpk计算公式

Cp索引本身不足以分析过程能力。如果名义产量输出值向上限或下限移动而某些产量超出设计规格,会发生什么?这是需要Cpk计算的时候。

Cpk公式采用目标输出偏移中的最小计算结果。 Cpk方程是:

Cpk =最小值((规格上限 - 标称值)/ 3西格玛范围或(标称值 - 规格下限)/ 3西格玛范围))

使用上面的水瓶示例,假设平均值向右移动到27盎司。 Cpk的计算如下:

Cpk =最小值((30 - 27)/ 7或(27 - 20)/ 7)=最小值3/7或7/7 = 0.43或1

在这种情况下,Cpk计算值较小或为0.43。由于该值小于1,因此该过程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大部分生产超出了上限规格并被认为是有缺陷的。

解释Cpk价值

如果Cp等于Cpk,则该过程在临界条件下运行。生产能力完全符合六西格玛标准的设计规范,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Cpk小于零,则过程均值超出规范限制之一。

如果Cpk大于零但小于1,则过程均值在规格限制范围内,但生产输出的某些部分超出规格限制。

如果Cpk大于1,则过程均值完全居中并且完全在规范限制内。

通常,Cp和Cpk值越高,Sigma水平越高。大于1.33的Cpk被认为是良好的并且表示西格玛水平4.但是大于3的Cp或Cpk意味着规格限制非常松散并且应该被收紧。

Cp比率和Cpk指数是评估制造过程绩效时使用的重要指标。统计抽样和连续监控生产过程对于始终如一地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至关重要。

受到推崇的